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25年研究员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翁杰明提出了宏观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八大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也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围绕这八大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十五五”时期需设定较高的经济指标以牵引逆周期调节
中国正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未来五年的正常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仅为4%左右。然而,按照2035年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实际增长需达到4.73%。因此,“十五五”规划应设定较高的经济指标,明确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幅为5%左右。这一目标不仅是为了完成现代化任务,更是为了通过法定程序倒逼国家出台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如针对企业与居民的务实支持措施,以激发经济潜力。同时,必须确保宏观数据与企业、居民的微观感受相匹配,避免数据与实际情况脱节。
应对策略: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尤其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出台,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积极参与“十五五”规划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争取将自身所在行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二、以消费为主攻方向,兼顾投资与出口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主攻方向。国家需做到“三个提高”: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然而,消费并非唯一动力,投资与出口仍需作为重要补充。基础设施投资空间虽收缩,但新质生产力和民生领域的投资仍需加强。此外,中国制造业产能占全球30%,远超国内需求,因此需通过新产品、新市场和新方式替代传统出口受阻部分。
应对策略:
企业应优化供给结构,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探索新兴市场,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在出口方面,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三、自上而下解决地方债务问题
地方债务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全口径计算的地方政府债务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且主要积淀在市县层面。随着土地收益还债机制失效,这些债务已无法自我消化。解决地方债务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对市县经济增长的考核权重,降低其新增债务冲动;二是借鉴国有金融企业不良债务处置经验,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成立特殊目的资产管理公司,分类处置债务。
应对策略:
企业应调整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维护涉政府债权,并积极参与地方债的资产管理业务,以市场化方式化解风险。
四、坚持长周期货币宽松政策,扭转通缩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多年在零左右徘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负增长。治理通缩需坚持长周期货币宽松政策,不到CPI持续升至1.5%~2.0%绝不收兵。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成为主要手段。企业实际资金成本高企,需通过宽松货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投资积极性。
应对策略:
企业应充分利用低利率环境,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清理妨碍发展的存量政策
近年来,国家虽对增量政策进行一致性评估,但存量政策中仍有许多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悖的内容。例如,住房、汽车交易等领域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地方执行政策与中央规定的矛盾。这些政策抑制了国内需求,亟需集中清理。
应对策略:
企业应摸清影响自身发展的存量政策,积极呼吁清理,同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
六、市场化兼并重组解决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水泥、光伏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内卷”现象普遍。解决产能过剩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除特殊领域外,完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二是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前10名企业市占率达50%~70%)。
应对策略:
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同时,加强技术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
七、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优势互补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各有优势与不足。国企应聚焦战略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民企应在竞争性领域发挥灵活性和创新优势;外企则需在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中充当桥梁。三者应通过股权合作与供应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应对策略:
企业应探索跨所有制合作模式,如混合所有制改革、供应链协同等,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八、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中国需通过改革融入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体系。改革应聚焦企业商业考虑、竞争中性、数据流动等领域,试点先行,逐步放开。
应对策略:
企业应加快市场化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关注ESG(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
总结
翁杰明提出的八大问题涵盖了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企业需立足宏观大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针对性策略。从逆周期调节到市场化兼并重组,从清理存量政策到对标国际规则,每一步都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唯有主动适应、积极变革,才能在复杂环境中行稳致远。
中国广告主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一级协会,是以品牌建设和创新营销为职能定位的行业代表组织,是中国优秀品牌企业的集群,是中国品牌营销传播的引领者,也是中国主流媒体、广告代理、研究机构的真诚合作者。
协会是唯一代表中国的世界广告主联合会国家级理事和执委,全球最重要的五大国家广告主协会之一,助力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更多新闻